伊拉克2024年9月安全形势综述

  2024年10月15日


伊拉克9月安全形势综述

006号研究员

据汉卫国际驻伊拉克安全官监控报告及相关媒体报道,本司共掌握近150起(据不完全统计)各类安全事件,其中恐怖袭击、炸弹/爆炸、无人机袭击等在本月产生重大社会影响。本报告主要分析社会影响力较大、可能威胁在伊中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社会性安全事件,以此警示中国公民:出门在外,安全第1位!

汉卫国际分析认为,中东地区紧张局势产生连锁反应,伊拉克国内外不稳定因素持续增加。外部冲突的紧张局势,使得伊拉克国内政治派别、宗教等矛盾可能进一步被激化,伊拉克议会备受争议的《个人地位法》以及伊拉克“水门事件”均在国内外引发重大讨论;美伊达成撤军协议,与此同时恐怖袭击风险持续存在;近期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冲突不断升级,风险外溢至伊拉克,伊拉克一些民兵武装组织对以色列及其盟友美国表示强烈谴责,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同时伊拉克国内爆炸事件频发,对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024年9月17日至18日,黎巴嫩多地发生通信设备(主要是手持寻呼机、对讲机以及无线通信设备等)爆炸事件,引发伊拉克对网络攻击的担忧(见图1)。

image.png

图1 无线通信设备爆炸现场

一是伊两大政治“议题”持续发酵,苏达尼政府遭受巨大争议。

当地时间9月2日,伊拉克议会媒体办公室宣布,伊拉克众议院定于3日召开会议,其中包括对已于上月通过一读的《个人地位法》进行二读。伊拉克现行的《个人地位法》于1959年通过,将结婚年龄设定为18岁,被视为中东地区妇女权益的保障典范。然而宗教势力的抬头,《个人地位法》修正案拟议将女性法定婚龄降至9岁,依据逊尼派和什叶派教法裁决婚姻与家庭事务。这一法律草案引发了全国各地的抗议(见图2),抗议者认为这是对妇女权益的严重侵犯,同时宗教权利的过渡扩张将会威胁国家法律的权威性和统一性。一场重大窃听丑闻揭露伊拉克最顶尖情报机构政治腐败问题,这一丑闻来源于伊拉克总理苏达尼办公室。8月28日,一份调查报告揭露了伊拉克总理穆罕默德·希亚·苏达尼办公室大规模的政治监视行动,此次行动是由一群与苏达尼关系密切的人操作,主要监控伊当局高级政治人物。在苏达尼上任之后任命其亲戚艾哈迈德·苏达尼为伊拉克国家情报局(INIS)代理局长,自此INIS政治化问题愈发严重,而此次丑闻更是一场政治危机的暴露,以至于已经完全习惯了腐败与丑闻的政治家和公民都感到十分震惊。

image.png

图2 首都巴格达街头抗议

二是美伊达成的撤军协议是否会影响伊境内反恐行动的力度?

2024年9月27日,经各方协调,美国与伊拉克达成新的撤军协议,具体安排为:第一阶段即2025年9月前,驻扎在巴格达、伊拉克西部等地区的部分美军将会撤离;第二阶段即2026 年底之前,对驻扎在伊拉克北部城市埃尔比勒的部队进行缩编;2026年之后,一支小型美军部队会以顾问身份驻扎在伊拉克,为驻叙利亚美军提供后勤支持。与此同时,本月伊拉克境内发生多起恐怖袭击事件。据相关安全消息人士透露,9月3日,在一次安全行动中,一枚简易爆炸装置在布斯区卡雷赫山区爆炸,导致第八机械化步兵师情报部门的负责人和两名随行士兵丧生。9月10日,据相关安全消息人士称,伊首都巴格达北部舒拉地区的一辆嘟嘟车内发生不明爆炸,造成司机死亡,另有三人受伤,其中包括一名伊拉克军人,据称爆炸地点靠近伊拉克军队检查站。2024年9月17日至18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以及其东南部和东北部多地发生通信设备爆炸事件,17日手持寻呼机爆炸程度较低,但是18日对讲机以及无线通信设备等爆炸因炸药更多、冲击力更大,部分地区房屋因此出现起火或爆炸,此外,黎南部多地的电力系统也发生爆炸。截至9月21日,两次爆炸共导致39人死亡,约3000人受伤。这一事件给伊拉克敲响警钟,一些恐怖组织可能后续采取新的攻击手段对伊拉克发动类似袭击,从而引发伊境内网络攻击的担忧。

三是中东紧张局势外溢至伊拉克,伊境内武装组织频繁发动针对以色列的行动。

伊拉克民兵武装“伊斯兰抵抗组织”于9月下旬频繁发动武装袭击:9月22日,使用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对以色列北部及南部多地发动袭击,同时还使用无人机对位于约旦河西岸北部的以军基地发动袭击;9月23日,用无人机袭击了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一处基地;9月25日,对以色列南部港口城市埃拉特一处重要地点发动了无人机袭击,一架遭遇拦截,另一架落在埃拉特港口区域,造成两人受轻伤;9月27日,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了巡航导弹,并使用无人机针对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内的以方目标发动了两轮无人机袭击。同时在伊美国设施也遭遇不明分子袭击:9月10日, 位于巴格达国际机场内美国大使馆后勤中心的美国外交服务大院遭到袭击,确认没有人员伤亡。美国驻巴格达大使馆发言人表示:“大使馆正在评估此次袭击的损失和原因,评估完成后将提供更多信息。”据相关安全消息人士称,这次袭击可能涉及火箭弹或迫击炮,并波及了反恐局总部附近的地区。2024年9月27日,以色列国防军对位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的黎巴嫩真主党总部展开定点打击,造成严重伤亡,其中其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真主党在黎南部地区的指挥官阿里・卡尔基等人在此次空袭中丧生。28日,数百名支持什叶派派别的抗议者在巴格达的绿区附近集会,试图冲破绿区的防线,进入美国大使馆,以表达对真主党秘书长哈桑·纳斯鲁拉遇刺事件的愤怒。

汉卫国际分析认为,中东地区紧张局势产生连锁反应,伊拉克国内外不稳定因素持续增加。

外部冲突的紧张局势,使得伊拉克国内政治派别、宗教等矛盾可能进一步被激化,伊拉克议会备受争议的《个人地位法》以及伊拉克“水门事件”均在国内外引发重大讨论;美伊初步达成撤军协议,与此同时恐怖袭击风险持续存在;近期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冲突不断升级,风险外溢至伊拉克,伊拉克一些民兵武装组织对以色列及其盟友美国表示强烈谴责,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同时伊拉克国内爆炸事件频发,对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024年9月17日至18日,黎巴嫩多地发生通信设备(主要是手持寻呼机、对讲机以及无线通信设备等)爆炸事件,引发伊拉克对网络攻击的担忧。

建议在伊中资企业及个人重点做好防范:

一是时刻关注该国政治资讯,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伊拉克《个人地位法》以及顶尖情报机构政治窃听事件均引发国内外重大关注和讨论:《个人地位法》修正案自八月份便遭到女性权益组织、社会运动组织和人权组织强烈反对,抗议者在多个重要城市爆发示威活动;窃听事件更是让国内民众对当局政府廉洁性和民主性产生质疑,对廉洁性和民主性产生质疑,可能会进一步引发民众的抗议和政治诉求。建议在伊中国公民时刻关注周边相关资讯以及各类政策实时变化,避免在公共场合谈论政治话题,避免出现在人流密集的集会、抗议示威等敏感场所,做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

二是及时关注中国领事服务网伊拉克 “旅行风险等级和安全提醒”等官方安全信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9月26日,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发布提示(详细内容请查阅具体官方信息):当前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加剧,伊安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恐怖袭击等各类安全事件多发,建议如非工作必须,慎重赴伊;外出时建议密切留意“禁止拍照”、“禁止进入”等警示标志,避免在敏感区域逗留、拍照,避免夜间出行或只身前往偏僻地点;谨慎前往卡尔巴拉、瓦西特等13省,暂勿前往伊其他地区。

遇到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

伊拉克报警电话:130;急救电话:105;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86-10-65612308;驻伊拉克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964-7901912315;驻埃尔比勒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964-7515477820;驻巴士拉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964-7858618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