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2024年11月安全形势综述

  2024年12月03日


尼日利亚2024年11月社会安全形势分析

007号研究员

image.png

根据汉卫国际驻西非安全官监测报告及媒体综合报道,2024年11月份,共掌握尼日利亚境内发生的安全事件63起。各类安全事件共造成159名平民和30名军警死亡,至少133人被绑架。安全事件类型主要是武装袭击与绑架、农牧民冲突及公共安全事故等。与上月相比,安全事件次数增加4起,死亡人数减少126人,被绑架人数增加53人。分析认为,尼日利亚本月安全形势持续恶化,武装袭击与绑架事件仍然高发,11月7日再次发生中国公民被绑架事件。同时,安全事故、疫情等公共安全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总体安全形势复杂严峻。其中,尼日利亚中北部、中南部安全风险等级极高,其它地区高或中高等级。

一、安全事件综合分析

尼日利亚11月发生的63起安全事件包括武装袭击29起,占总数的46%;武装绑架17起,占26%;公共安全事件7起,占11%;游行示威2起,占3%;游牧民武装冲突6起,占9%;军事清剿行动2起,占3%。各类事件共造成201人死亡,至少133人被绑架。死亡人员中,平民159人、军警30人,被击毙的恐怖分子12人。

总体安全形势呈以下特点: 

(一)中北部及中南部安全风险极高。11月份,尼日利亚安全事件主要集中在中北部的卡杜纳州、卡齐纳州、尼日尔州及中南部的贝努埃州、阿比亚州及埃努古州。

其中,位于中北部的卡杜纳州安全风险最高,发生武装袭击、武装绑架等安全事件6起,造成10人死亡,23人被绑架;位于中南部的贝努埃州发生5起,主要是武装袭击、邪教冲突等,造成48人死亡;位于中北部的卡齐纳州和尼日尔州均发生安全事件4起,主要是武装袭击与绑架,分别造成5人、25人死亡,37人被绑架。位于中南部的阿比亚州本月安全风险大幅度攀升,发生武装袭击4起,造成5人死亡。

此外,尼日利亚国防总部11月7日证实,在西北部索科托州和凯比州的偏远地区出现了一个名叫“卢卡拉瓦斯”(Lukarawas)的新恐怖组织。尼国防部表示,该组织的出现与尼日尔政变引发的地区动荡有关。政变后尼日尔与尼日利亚的军事合作中断,使得恐怖分子有机会利用地形复杂的边境地带潜入尼日利亚境内,并在索科托和凯比州北部扎根。11月8日,“卢卡拉瓦斯”成员对尼日利亚凯比州Augie地方政府区Mera村发动袭击,造成至少15人死亡,数人受伤,并偷走了上百头奶牛。此外,“Lakurawas”还在索科托州占领了5个地方政府区,并向当地居民勒索财物。预计新的恐怖组织的出现将使尼日利亚西北部地区陷入进一步的动荡,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图1:11月安全事件分布示意图

image.png


图表1: 11月主要地区安全事件统计

 image.png

(二)武装袭击与绑架事件仍然高发。本月,尼日利亚发生武装袭击事件29起、武装绑架17起,共造成151人死亡,133人被绑架。其中,11月2日,疑似富拉尼武装牧民袭击了贝努埃州 Logo 地方政府辖区 Ayilamo 社区,造成 6 名当地居民死亡,大量房屋被毁;11月11日,武装匪徒突袭了卡杜纳州 Jema’a 地方政府辖区一个社区,造成5名当地居民死亡,数人受伤;11月10日深夜,武装绑匪袭击了卡齐纳州 Batsari 地方政府辖区两个社区,造成2名当地居民死亡,至少 30 人被绑架;11月16日,“博科圣地”恐怖组织袭击了博尔诺州 Gubio 地方政府辖区 Kareto 镇军营,造成至少 5 名士兵死亡,数人受伤;1月18日,尼日利亚安全和民防部队(NSCDC)小组在尼日尔州 Shiroro 地方政府境内检修国家电网设施途中到遭到“博科圣地”恐怖组织伏击,造成7名小组成员死亡;11月24日深夜至 25 日凌晨,疑似富拉尼武装牧民袭击了贝努埃州 Logo 和 Katsina-Ala 地方政府辖区内的多个村庄,造成约32名村民死亡。另据尼日利亚国安全和情报公司(BSIL)11月发布的数据,2024年10月尼日利亚至少有971人被绑架,绑架事件数量同比增长24.42%,死亡人数上升51%。其中,西北地区绑架事件最为严重,占全国总数的83.83%。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尼日利亚总统提努11月初在卡齐纳州Dutsinma联邦大学第九届毕业典礼上表示,要结束恐怖主义、土匪和绑架等犯罪活动。

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驻拉各斯总领馆11月11日也发布安全提醒,建议在尼中资企业和中国公民加强安防,密切留意营地、驻地、住所周边安全,警惕可疑陌生人员。非必要不外出,若外出,勿提前透露行踪,同时强化出行安保措施。避免夜间和单独出行,不去偏僻地区。

(三)发生多起涉华事件。11月,尼日利亚发生多起涉华事件,严重影响在尼中资企业及华人安全。

一是11月3日尼日利亚警察部队 (NPF) 和国家网络犯罪中心 (NPF-NCCC) 逮捕130名网络犯罪嫌疑人,其中113名外国人主要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警方称,他们涉嫌参与高层网络犯罪、黑客攻击和威胁国家安全的活动。11月23日,阿布贾联邦高等法院法官埃克雷特·阿克潘裁定,将113名外国被告拘押至库杰和苏莱贾监狱。被告涉及六项指控,包括网络犯罪、洗钱、非法滞留和未经注册的运营活动。

二是11月7日下午5时20分左右,一群身着军用迷彩服的不明身份武装人员强行闯入尼日利亚克罗斯河州Akamkpa地方政府的Marksino采石场营地,枪击了一名警察,绑架了两名中国公民和一名尼日利亚公民。警方称,负责大门安保人员出现“安全疏漏”,致使这些武装人员得以进入采石场。目前,警方正在协调各方力量,以尽快解救被绑架的人质。三是两名中国公民11月9日因涉嫌非法出口固体矿物在尼日利亚被捕。四是尼日利亚的经济和金融犯罪委员会(EFCC)11月14日在拉各斯对一名中国公民金某某提出了行贿和诈骗指控。其罪名包括保留赃物、贿赂、偷窃以及欺诈性地保留了总计3.01亿奈拉的资金。 

(四)沉船等公共安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1月,尼日利亚再次发生1起沉船事故。11月29日,一艘载有约200人的船只从科吉州沿尼日尔河前往尼日尔州时发生倾覆,造成至少27人死亡,100余人失踪。

本月,尼日利亚拉沙热和猴痘疫情仍然高发。尼日利亚疾病控制中心(NCDC) 11月8日发布最新报告显示,截至 2024 年 10 月 27 日,尼日利亚 28 个州 132 个地方政府累计报告拉沙热疑似病例 8780 例,确诊病例 1055 例、死亡病例 175 例,病死率 (CFR)16.6%,略低于 2023 年同期的 17.0%。猴痘疫情方面尼日利亚 29 个州 72 个地方政府累计报告猴痘疑似病例 1442 例、确诊病例 118 例,零死亡病例。

此外,11月上旬,尼日利亚再次发生两起全国性大面积停电事故。11月5日,尼日利亚国家电网第九次崩溃,造成全国性停电。尼日利亚输电公司(TCN)公共事务总经理恩迪迪·姆巴表示,本次停电是由多条线路和发电机跳闸引起。停电导致经济活动停滞,饮用水短缺,物价上涨,严重影响民众生活。

(五)持续军事清剿与打击违法获罪行动。

11月,尼日利亚安全部队继续在东北部及中南部地区实施军事清剿行动。11月起,军方加大了对埃努古州Apouga地区的巡逻检查力度,严防武装分子拦路抢劫。此外,尼日利亚军警加大了对非法炼油和盗取石油行为的打击力度。11月8日,驻哈科特港尼日利亚陆军第6师宣布,2024年 10月28日至11月3日期间追回70万升被盗石油产品。同时关闭29个非法炼油厂,逮捕24名涉嫌偷油嫌疑人,摧毁14艘参与原油盗窃的船只。在河流州,军队在阿库库-托鲁地方政府区库拉地区拦截了一艘载有超过15万升被盗原油的大型木船,收缴装有2500多升被盗原油的储油罐。在阿夸伊博姆州,军队拦截了两辆装有非法精炼柴油的车辆,司机被拘留。在三角洲州,警方进行了多次突袭,查获大批用于输油的管道等。

图表2:11月份安全事件分类对比

image.png 

图表3:11月份死亡人员分类统计

image.png  

图表4:11月与10月主要安全事件次数对比

 image.png

二、风险预警与防范建议

图表5:尼日利亚社会安全风险近期预警

image.png

鉴于尼日利亚复杂社会环境及高风险安全评估,建议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一是出行实行全时段安保服务。尼日利亚偏远农村地区警力有限,且道路基础设施较差,安全部队对暴力犯罪与骚乱冲突事件反应往往严重滞后。因此,中资企业等要及时获取最新当地安全情报,对出行地进行具体安全评估,有安保人员随行保护。

二是关注游行示威及暴力冲突风险。近日,尼日利亚多个公会组织等宣布12月初举行全国性罢工及游行示威活动,发生暴力冲突的风险增加。11月30日,尼日利亚劳工大会(NLC)宣布在14个州及联邦首都特区(FCT)发起罢工,以抗议政府未按时实施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受影响的州包括卡齐纳州、扎姆法拉州、克罗斯河州、阿比亚州等。

三是遵守当地法律规范经营。11月,尼日利亚发生多起中国公民违反当地法律被捕事件。为此,提醒在尼企业及华人应注重合法经营,遵守尼日利亚的法律法规,避免卷入类似的法律纠纷和刑事案件。

四是有效规避风险。尼日利亚大部分袭击发生在东北部和中北部,尤其是博尔诺州中部迈杜古里以及连接其他主要城镇的道路、同尼日尔国交界的地区、扎姆法拉州等。卡杜纳州和阿布贾近期安全事件频发。一旦遇到恐怖袭击,应遵守官方的指令并与其特定的安保服务方取得联系,及时得到救助。驻地、商铺、仓库和住所等安装视频监控,营地设置壕沟、高墙、铁丝网、防撞障碍、缓冲区、报警器等设施,充实军警安保力量,拓展防御范围。同时要避免在可能成为武装袭击目标附近逗留,包括政府和安全部队设施、标志性建筑及宗教场所等。在尼日利亚尤其要尽量减少在尼东北部地区、各宗教节庆场所、民族混居地、犯罪案件高发地区(尤其是高速公路、几内亚湾海盗活跃区域)、油气设施、政府与军营设施、外交使馆、宗教礼拜场所、学校、集市、难民营地、公交枢纽、周边地区等人群密集公共场所逗留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