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2025年5月安全形势综述

  2025年06月09日

伊拉克05月安全形势综述

006号研究员

据汉卫国际驻伊拉克安全官监控报告及相关媒体报道,本月伊拉克在政治、经济、外部威胁、社会安全风险等方面面临严峻形势。政治上,各派别、族群分化严重,中央政府与库区政府矛盾不断升级;经济上,严重依赖单一经济结构加剧财政困境,民众扛起抗议大旗;外部威胁上,土耳其持续打击库尔德工人党,ISIS残余势力仍“苟延残喘”;社会安全风险上,战后遗留爆炸物依旧危险重重,枪击、绑架更是人心惶惶。

一是政治方面

(一)伊民众国家认同感减弱,或致社会撕裂

美国华盛顿研究所报告显示,相比于2022年初的26%2025年伊拉克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达到54%。但不容忽视的是,近半数民众将教派或族群身份置于“伊拉克人”的身份之前。安曼智库“伊拉克民意监测”数据显示,有高达53%的伊受访民众将教派或族群身份置于国家认同之上,而这种趋势在历史上往往与重大冲突事件紧密相关。随着伊民众国家认同感的不断削弱,极易引发“政治结构断裂”,即各政党并非基于政治纲领、民主意志进行选举,而是通过教派、族群间分歧分化而强化次级身份认同感。华盛顿研究所预测,这种割裂态势可能导致伊2025年大选难以突破以往组阁僵局,新政府的组建仍需长时间的幕后谈判。

正值伊2025年大选,这种非国家认同感的强化容易导致社会撕裂,一旦出现政治层面冲突以及以教派划线的媒体报道渲染,就极有可能引发教派、族群间的冲突,破坏社会稳定。

(二)库区与中央政府就与美能源交易引发矛盾激化

2025519日,库尔德自治区总理马斯鲁尔・巴尔扎尼在美国商会的主持下,于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与两家美能源公司签署两项重大能源协议。次日,伊联邦政府迅速发表声明,表示反对协议的签署。联合石油部声称,根据宪法和联邦终审法院的裁决,这两大协议无效。这进一步凸显库区与中央政府在自然资源控制权等方面一直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

此次争端加剧了库区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引发政治局势动荡,甚至可能出现局部暴力冲突。库区政府表示,这两项能源协议价值数百亿美元。这意味着,一旦地区民众受到能源利益分配不均的影响、抑或争取所在地能源发展机会,极有可能引发民众的抗议示威活动,甚至演变为对政府、社会不满的暴力冲突局面,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

二是经济方面

(一)伊财政困境日益凸显

国会议员拉伊德・马利基指出,伊拉克面临严峻政危机,国家债务高达1300亿美元,财政赤字创历史新高。因央行拒绝提供借款以弥补财政赤字,财政部长暂未提交国家预算表。当前财政收入无法覆盖全国工资支付需求,此前财政部已暂停向库区转账支付员工工资。

同时,伊拉克预算规划目标与当前财政实力存在明显差距,当前财政赤字困境难以支撑预算规划中大规模支出,且其高度依赖石油的单一经济结构在全球能源市场波动中的脆弱性更是进一步加深现有财政困境。伊拉克经济学家纳比尔・马尔苏米指出,受石油出口量下滑、国际油价下跌等因素影响,伊拉克4月份石油收入减少15%,降至67.38亿美元,目前仅能支付公共部门薪资以及石油开采公司许可费用。石油收入直接影响国家财政状况,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将影响政府在社会福利、公共服务以及基建等方面的资源投入,直接关系着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易引发强烈不满情绪。

(二)伊新海关政策致使杜胡可商业活动停摆

除上文提到的自然资源控制权,库区与中央政府在经济管辖权上也存在深层矛盾。中央政府曾经对库区实施限制库区石油出口、减少财政拨款等经济制裁措施,严重影响库区经济发展。本月,伊拉克实施的新海关规定更是加深了这一矛盾。该规定要求经库区边境进入联邦地区的货车需加贴二维码封条,且需在72小时内将货物运往指定地点。这一简单粗暴的管控方式直接冲击杜胡可依赖边境贸易的经济模式,致使约两万人失业,区内商业活动几乎停摆。

这一举措严重影响库区经济发展,大量失业人员极易催生犯罪行为,加剧库区民众对中央决策的不满情绪,甚至可能引发民族矛盾,出现暴力抗议示威活动,威胁国家统一局面。

(三)多地爆发抗议示威活动

伊拉克南部省份多个城市爆发抗议示威活动,示威民众封锁主要道路、焚烧轮胎以抗议公共服务以及电力供应恶化。以卡迪西亚省省会迪瓦尼耶市为例,当地民众每日仅能获得九个小时的供电,最长停电时间能高达14个小时。该市民众走上街头,要求改善电力服务质量,部分抗议活动现场演变为暴力冲突,造成人员伤亡。

三是外部威胁方面

(一)伊土合作打击库尔德工人党

202558日,伊拉克总理苏达尼访问土耳其,双方签署多份谅解备忘录,其中包括推动反恐协调、边境安全等项目合作。伊土双方强调加强情报共享、边境管控以及军事行动协调,共同打击库尔德工人党(PKK)等恐怖组织。

512日,PKK宣布响应该党领导人厄贾兰的呼吁,正式解散并解除武装力量。但与此同时,土耳其军队仍对伊拉克北部边境省份发动多轮袭击,摧毁近三分之一的村庄,导致数万名居民流离失所,引发库区人道主义危机。土耳其的持续炮击可能引发库区民众对土耳其的仇视情绪,甚至激化库尔德民族主义,造成新一轮武装冲突。

(二)伊安全部队持续打击ISIS残余势力

相关报道显示,ISIS残余势力转向沙漠、山区等边境偏远地区,维持稳定组织架构,通过隐蔽网络招募人员、补给物资。其中,ISIS恐怖分子在安巴尔省焚烧民用车、杀害牧羊人等等做法,进一步表明其实施小范围恐怖袭击的战略转向,虽无大规模人员伤亡,但仍造成当地民众的极大恐慌。

本月,伊拉克安全部队与库尔德武装展开空地联合清剿行动,范围覆盖萨拉赫丁省巴尔卡纳山脉、基尔库克南部以及尼尼微省卡拉乔赫山区,精准打击ISIS藏匿点、装备物资据点等,击毙多名恐怖分子。

四是社会安全风险方面

(一)社会治安事件加剧民众不安全感

枪击暴力514日消息,基尔库克省北部一辆出租车遭遇不名枪手袭击,导致2名平民受伤;523日消息,济加尔省纳西里耶区因邻里旧怨爆发武装冲突,导致8人受伤,5人被逮捕;529日消息,米桑省阿马拉市一名男子遭遇骑摩托车不明枪手袭击,当场死亡。

治安执法:本月,伊拉克安全部队在济加尔省和萨拉赫丁省展开联合执法行动,共逮捕30名涉嫌盗窃、绑架的犯罪嫌疑人,其中济加尔省5人,萨拉赫丁省25人。

(二)战后遗留爆炸物分布广泛,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自两伊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后续打击ISIS恐怖主义以来,伊拉克饱受战后遗留爆炸物困扰,杜胡克省、尼尼微等省份均有大面积土地遭受地雷等爆炸物“污染”。其中,杜胡克省有779处区域受污染严重,已完成爆炸物清理区域为376个,已清理受污染土地仅占污染土地总面积(220万平方米)的4.44%,给当地民众带来严重安全隐患。59日消息,摩苏尔北部一村庄发生一起严重战后遗留爆炸物爆炸事件,导致3名平民受伤,其中包括2名儿童。

建议在伊中资企业及个人重点做好防范:一是密切关注政治经济动态,积极应对各项风险。随着伊拉克2025年大选临近、中央政府与库区之间的矛盾加剧以及当前财政赤字危机,建议避免前往基尔库克、摩苏尔等库区与联邦政府争议敏感区域以及政府机构周边可能发生的示威聚集区,企业应做好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员工生命安全。二是远离高风险区域,做好日常安全防护。远离杜胡克省等土耳其打击库尔德工人党区域,以及萨拉赫丁省、尼尼微省等ISIS残余势力频繁出现的山区。中国企业应慎重考虑项目部署地,在风险较高区域建议配备24小时专业武装安保团队,加强驻地安保措施,并与当地安全部门建立实时联络机制。针对杜胡克省等地遗留的大量爆炸物,应避免进入荒僻区域、标有“禁入区”的废墟和农田,远离地面突起的不明金属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