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2025年2月安全形势综述

  2025年03月14日


伊拉克02月安全形势综述

006号研究员


据汉卫国际驻伊拉克安全官监控报告及相关媒体报道,本司本月重点关注伊拉克整体宏观安全形势,主要围绕内部社会问题、外部冲突威胁以及恐怖组织威胁等三大方面。可以看出,伊拉克整体态势倾向稳定,但仍面临诸多潜在威胁。

2025年,中国企业在伊拉克展现出全方位布局、深度融合拓展的积极面貌。在伊拉克的基础设施革新、能源高效开发以及民生福祉提升等诸多关键领域,中国企业皆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本月初,伊拉克部长理事会批准了社会服务委员会提议,决定把价值高达6997.5亿伊拉克第纳尔(折合5.34亿美元)的南卡尔巴拉水利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以及维护权,授予中国一家公司。131日,山东高速集团旗下权属单位国际合作公司成功拿下伊拉克巴格达萨德尔新城一期总承包项目(即“萨德尔新城项目”)。然而,伊拉克局势的错综复杂,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增添了重重阻碍。

一是内部社会问题

(一)抗议示威活动

近期,库尔德斯坦地区因薪资问题陷入紧张局势,引发了大规模社会抗议活动。这一事件背后,是库区政府与伊拉克联邦政府长期存在的财政矛盾的集中爆发。此次抗议事件的根源,是库尔德斯坦地区深陷严重的薪资危机。自202412月起,直至20251月,公职人员薪资始终未发放,这使得社会不满情绪急剧攀升。争端的核心,在于库区政府(KRG)与伊拉克联邦政府在石油收入分配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长期以来,这一分歧始终未能得到妥善化解,致使库区财政状况日益吃紧,公职人员薪资屡次遭拖欠,最终触发了此次抗议活动。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地区的教师群体,为推动库尔德斯坦地区政府(KRG)稳定发放公共部门薪资,持续升级抗议活动。由于库尔德地区政府长期拖欠公务员工资,128日,苏莱曼尼亚的教师群体发起抗议行动,纷纷停止日常教学工作。期间,13名教师长达数周的绝食之举,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安全部队还阻止了苏莱曼尼亚的示威者前往埃尔比勒,以防止抗议活动进一步扩大。此外,联邦政府与库区政府在预算分配问题上的谈判进展,也未能消除抗议者的疑虑。

216日,伊拉克的巴格达、巴比伦、巴士拉三座城市,分别爆发了不同群体的抗议活动。参与者们以封锁道路等方式,强烈要求政府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改善工作待遇。来自各省、支持卫生部前毕业生示威的人员,在试图进入巴格达时遭遇阻拦。在巴比伦,省议会大楼前同样爆发了大规模示威,参与其中的毕业生群体向政府提出了提供工作机会的诉求。而在巴士拉,数百名清洁工参与抗议活动,他们封锁了原省政府大楼前的主要街道,并前往巴士拉市政府前示威,旨在要求将自身工作合同转为正式职位。

(二)武装冲突

在巴格达南部的拉希德区,一伙身份不明的枪手突然对一栋房屋发动袭击,造成当地牲畜死伤。目前,安全部队已介入调查,全力追捕嫌犯。事件发生时,一名身份不明者朝着拉希德区的一栋房屋开枪射击。袭击导致一头牛当场死亡,另有两头牛受伤。事发后,安全部队迅速做出反应,第一时间展开调查,全力追查开枪者身份,查明事件起因。

222日,伊拉克迪亚尼娅省南部的舒纳菲亚县因土地争端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武装冲突,导致人员伤亡。目前,安全部队已迅速介入,全力控制局势。据伊拉克安全部门消息人士称,在舒纳菲亚县,因土地纠纷,双方爆发激烈交火。冲突致使两人不幸遇难,另有两人重伤。事发后,安全部队迅速介入,及时控制现场局势,成功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

埃尔比勒突发一起由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的杀人案,警方接报后即刻启动应急机制,迅速介入处置。案件由一场口角纷争引发,冲突期间局势陡然失控,三名嫌疑人的言行迅速升级为暴力行为,最终致使一人惨遭不幸。案发后,警方反应敏捷,即刻依法将三名嫌疑人逮捕归案,成功遏制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三)炸弹袭击

223,基尔库克省南部突发炸弹袭击事件,造成伊拉克安全巡逻队一名官员受伤。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事件详情展开深入调查,相关情况仍在持续跟进中。据安全部门消息人士披露,周日,一枚炸弹在基尔库克省南部突袭伊拉克安全巡逻队,致使一名官员受伤。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响应,一方面紧急救治受伤官员,全力保障其生命安全;另一方面立即启动调查程序,誓要彻查炸弹袭击的幕后主使与深层原因,以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给公众一个明确交代。

伊拉克迪亚拉省突发一起针对教育管理者的炸弹袭击事件,此暴行瞬间激起当地教育工会的强烈愤慨与谴责。事件详情显示,一枚爆炸装置在一所中学校长的住宅附近引爆。幸运的是,截至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报告。此次袭击严重危及教育工作者的安全与日常生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事件发生后,工会迅速表态,强烈谴责这一恐怖行径。工会明确要求相关部门立即展开全面调查,务必将肇事者缉拿归案,依法严惩。

二是外部冲突威胁。

(一)土耳其与库尔德工人党

本月,土耳其针对库尔德工人党及叙库尔德武装“人民保护部队”开展了一系列军事行动,造成多名武装人员死亡。

22日,土耳其国防部发表声明称,该国安全部队于叙利亚北部展开行动,成功击毙23名库尔德工人党及叙库尔德武装“人民保护部队”成员。此次行动沉重打击了相关武装力量在叙利亚北部的势力。

27日,土耳其国家情报组织(MİT)于伊拉克哈库尔克(Hakurk)地区开展了一场精准军事行动,库尔德工人党高级成员穆拉特・克莱什(Murat Keleş)在行动中被成功击毙。

29日,土耳其国防部发布声明,称在叙利亚北部成功“歼灭”4名库尔德工人党(PKK)武装人员,强调此举意在维护当地安全与稳定。

211日,土耳其空军出动战机,对土耳其战机锁定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北部杜胡克省加拉山山坡的加尔加什村的库尔德工人党(PKK)阵地发动精准空袭,意图削弱该组织势力。

224日,土耳其国防部发布声明称,该国武装部队于伊拉克库尔德斯坦与叙利亚北部地区展开行动,成功“歼灭”8名库尔德工人党(PKK)武装分子。

近期,库尔德工人党与土耳其之间的局势迎来戏剧性转折。库尔德工人党领导人奥卡兰发出停火呼吁,甚至号召解散组织,这一重大决定瞬间吸引全球目光。然而,戏剧性的是,在奥卡兰表态后不久,双方冲突骤然爆发,再度将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推至风口浪尖,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227日深夜至28日凌晨,伊拉克杜胡克省的科赫尔齐村与布拉瓦村一带,库尔德工人党(PKK)武装人员与土耳其军队爆发激烈交火。双方在山地复杂地形中展开战斗,轻重武器齐发,现场还不时传来零星爆炸声。

这一系列军事行动彰显了土耳其打击库尔德工人党及相关武装势力的坚定决心,后续其行动走向以及地区局势变化备受瞩目。

(二)特朗普政府撤销伊拉克自伊朗进口能源的豁免

1月末,特朗普决定撤销伊拉克从伊朗进口电力和天然气的豁免权。自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朗制裁以来,虽对伊拉克进口伊朗能源给予过多次豁免,但豁免期限不断缩短,此次取消豁免,无疑是美国强化对伊朗“极限施压”策略的又一关键举措,迅速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此次事件将从能源、经济、社会、外交多个维度冲击伊拉克,特别是社会稳定方面。伊拉克电力供应长期依赖伊朗,约三分之一至40%的电力源于伊朗,途径包含直接进口电力,以及依靠进口伊朗天然气用于发电。但随着美国制裁豁免取消,伊朗因忌惮违反制裁,极有可能削减甚至切断对伊拉克的天然气与电力输送。伊拉克夏季气候炎热,部分地区气温常常突破50摄氏度,电力供应至关重要。一旦电力供应不足,频繁停电问题便会接踵而至。电力短缺致使民众对政府心生不满,不同地区和群体在能源分配上的竞争也会加剧,极易引发社会矛盾与冲突,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三)以色列在叙利亚库奈特拉地区展开规模更大的军事行动

29日,以色列军队进入库奈特拉乡村汗阿尔纳贝东北部的艾因努里耶村附近,拆除了一处曾被叙反对派使用的军事哨所。8日,一名以色列士兵开枪,致使库奈特拉鲁瓦耶镇的一名儿童受伤。上周,以军在占领库奈特拉法院和省政府大楼长达40多天后选择撤离。占领期间,以军行径极具破坏性,库奈特拉居民的官方文件与记录遭损毁,车辆和摩托车等也严重受损。自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以色列不断强化在叙利亚戈兰高地边境地区的军事行动,此次在库奈特拉的一系列举动,无疑让地区局势愈发复杂,后续发展态势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以色列在叙利亚扩大军事行动,极有可能导致伊拉克边境地区安全形势恶化,给伊拉克带来多方面威胁。随着以色列军事行动范围持续扩大,伊拉克边境地区首当其冲。伊拉克境内活跃着什叶派民兵武装等与以色列积怨已久的势力,这使以色列极有可能将打击范围拓展至伊拉克境内,特别是针对与伊朗支持的武装相关目标。一旦局势发展至此,伊拉克的军事设施将直面威胁,遭受攻击与破坏的风险骤增,进而削弱其军事防御能力。边境地区的安全也将陷入动荡,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干扰,边境贸易等正常经济活动被迫停滞,区域稳定面临严峻挑战。这种局势的演变,无疑将给伊拉克的国家安全与稳定埋下重大隐患,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密切关注。

随着以色列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不断升级,地区局势愈发紧张,这给伊拉克带来了一系列安全挑战,其中以恐怖组织活动抬头和难民潮引发的问题最为突出。地区局势的混乱为恐怖组织提供了可乘之机。极端组织或借此在伊拉克境内频繁发动恐怖袭击,以实现其政治或军事目的。这些袭击不仅威胁伊拉克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社会秩序,还将进一步削弱伊拉克的稳定根基。与此同时,大量难民因地区冲突涌入伊拉克,给伊拉克的治安带来一系列挑战。在难民安置过程中,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可能引发冲突,部分难民群体管理难度较大,易滋生犯罪活动,给伊拉克本就脆弱的治安环境带来更大压力,对伊拉克的社会稳定构成多重威胁,后续局势发展不容乐观。

建议在伊中资企业及个人重点做好防范:一是密切关注社会动态,灵活规划运营与出行安排。中国企业需持续关注伊拉克各地抗议示威活动的最新情况,比如库尔德斯坦地区因薪资问题引发的抗议,以及巴格达等城市因就业诉求爆发的示威活动。根据实时态势,合理规划企业运营,例如在抗议频发的区域与时段,适时调整员工工作时间,暂停非必要的户外作业,以此规避因示威冲突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风险。中国公民出行前,务必充分了解当地最新局势,坚决避开抗议活动集中区域,有效降低意外发生的可能性。二是强化安保措施,全力保障人员与资产安全。鉴于伊拉克武装冲突频发,炸弹袭击等安全隐患高悬,中国企业务必加大安保投入,健全安保制度。一方面,在企业办公场所、项目工地等关键区域增设高清监控摄像头、加固防护围栏等安保设施;另一方面,为员工配备专业安保人员,开展针对性的安保培训,切实提升应对突发危险的能力。中国民众的住所也应强化安全防护,避免夜间独自外出。一旦遇到可疑情况,应立即与当地警方或中国使领馆取得联系,确保自身安全。三是密切关注能源与外交动态,提前谋划应对方案。特朗普政府取消伊拉克自伊朗进口能源的豁免,以及以色列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对伊拉克边境安全造成的影响,均可能对伊拉克能源供应及社会稳定引发连锁反应。中国企业应紧密留意能源价格波动与供应稳定性,提前制定能源应急预案,如拓展多元能源供应渠道、储备一定量的能源物资等,确保企业生产运营不会因能源短缺而受到过度干扰。